在河邊的一棵參天大樹下,居住著蝸牛(snail)家屬。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裏。
每日,他們慢吞吞地工作,慢吞吞地吃飯,慢吞吞地散步。總而言之,他們做一切事都是不慌不忙,慢吞吞的。
孩子們喜歡聚集在爺爺身邊聽他講故事。
比多是這些孩子中心的一個,他是一隻好動、愛問、喜歡想事兒的小蝸牛。
爺爺明天講的是他的爺爺的故事。
“我的爺爺聽說切裏哢啦城很好玩,就決定去了。可是,他走了以後就再都沒有返來。”
比多問:“他到了切裏哢啦城嗎?”
爺爺搖了搖頭。
比多問:“那他去了哪裏?”
“好多年後,麻雀(sparrow)見到了他。我爺爺走到橋中心,就走不動了,之後就……”爺爺說不下去了,他捂著臉哭了起來,“可憐我的爺爺就這樣死了。”
要到河那邊去,需要經過一座木橋。木橋離這兒有很遠的路。
小蝸牛們聽著爺爺的哽咽,不知該怎樣安慰他才好。
又過了好一會兒,比多又低低地說:“爺爺,我另有一個問題想問,你的爺爺為什麽要去切裏哢啦城呢?”
爺爺抹了抹眼淚,說:“切裏哢啦城好玩啊。那裏有電影院,放映最悅目的電影;那裏的圖書館,有永遠看不完的書;那裏另有快碰到天那麽高的大樓,到了晚上,大樓上就亮起五顏六色的燈光。”
比多說:“我也想去切裏哢啦城。”
爺爺厲聲說:“不行!”
比多問:“為什麽?”
爺爺說:“我不想你死!你會死在半路上的。”
比多說:“不會的。”
“切裏哢啦城太遠了,我們蝸牛永遠走不到的。”爺爺斬釘截鐵地說。
比多說:“應該有辦法的。”
爺爺說:“比多,答應我,千萬不要去切裏哢啦城。”
比多沒有說話。
之後,比多一向待在家裏看地圖。
再之後,比多在家裏敲敲釘釘地,也不知他要做什麽。
別的小蝸牛來喊他出去玩,他笑了笑,說:“不去,我有事呢。”
在一個陽灼爍媚的上午,比多扛了一條小木船從家裏出來了。
這轟動了整個蝸牛家屬。
在大家驚奇的眼光諦視下,比多把小船放進了河裏,然後又坐上了小船。那天是順風,前一天比多谘詢過了豬先生。
豬先生是這一帶最聞名的氣象專家。
比多其實備了船槳,但根本就用不著。風很快就把船推到了岸那邊。不過,以蝸牛們的視力,那已經是他們看不到的距離了。
蝸牛們議論紛紛。一隻大蝸牛說:“比多縱然能過了河,也到不了切裏哢啦城的呀。切裏哢啦城可遠著呢!”
有隻小蝸牛問:“有多遠?”
大蝸牛說:“天有多高,切裏哢啦城就有多遠呀!”
比多的媽媽哭了,她認為這一輩子再也不會麵到這個兒子了。

(责任编辑:辛曉琪)